24小时服务热线
400-880-1805
202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发布,正式文件包括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2035年远景目标以及各项发展任务的具体措施等。
其中,《建议》涉及到金融领域特别是金融科技的内容主要包括: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等。预计“十四五”期间银行业金融科技将在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得以提升,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变革,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发展。
一、金融数字化加快发展
《建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有序开放,建设国家数据统一共享开放平台。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结合《建议》中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的相关内容,可以预见“十四五”期间金融数字化也将加快发展。金融科技的发展会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数字经济引擎功能将持续显现。金融科技的发展与数字经济相互促进。
一方面,金融科技已融入到数字经济的各类新业态、新模式当中,成为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有望进一步推动金融科技在提升金融服务质量、防范及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延续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量子科技、移动互联网等前沿技术研发应用于服务数字经济及数字社会建设。
此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将紧跟线上线下融合趋势,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合理运用基础公共信息数据,保障个人信息安全。银行业金融机构还将通过体制机制转型、业务流程再造、技术能力提升、科技业务融合等创新与发展加快数字银行建设,融入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
二、金融科技推动银行业变革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迈入数字经济时代,随着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提档升级,必然推动银行业的金融服务模式和经营管理发生实质性变革。“十四五”期间,金融科技对银行业赋能的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人工智能技术将重塑银行业金融机构商业模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实现智能风控、智能投顾等,大幅减少运营成本;大数据技术通过基于海量数据的逻辑挖掘不断提升银行营销和风控精准度和有效性;云计算能够显著降低金融信息获取成本、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区块链技术将通过防篡改和高透明的分布记账方式,解决安全、信任、效率三大痛点,推动数字货币、支付清算、征信管理等领域的深刻变革;移动互联网则可以使客户和各类电子设备随时随地处于“连接”和“在线”的状态,享受无时无处不在的金融服务。
“十四五”期间,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持续加大金融科技的人才和资金投入,积极探索智慧金融新趋势。预计围绕科技创新的新型银行建设,以及围绕新一代核心系统的技术升级将成为银行业金融科技投入的主攻方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将金融科技广泛应用于各个业务环节,构建适应于数字化时代的金融生态,推进平台化、场景化建设,打造开放银行系统,促进银行业实现成本结构优化和业务效能提升。
三、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
预计“十四五”期间,技术与业务将进一步深度融合。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技术对业务的影响角度来看,技术与业务的界限趋于模糊和交融,从初期的技术支撑业务,到现在的技术改变业务,直至未来的技术创造业务。比如随着5G技术的应用,5G银行网点、开放银行、动产融资等全新的业务模式正在改变银行的商业模式,技术对于业务的影响正在进入全新的阶段。二是从业务反向驱动技术的角度来看,新的金融应用场景又将成为新技术研发和应用的重要驱动力。比如分布式架构转型及分布式数据库应用等,正是由于在金融场景的逐步尝试应用,相关技术理论才不断得到验证,底层技术研发才得以不断进步。
伴随着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一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最新的技术成果应用到现有的业务流程中,改进现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造全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适用性和精准度,增强金融业务效率,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金融需求。另一方面,新技术将对银行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实时收集银行产品与业务的运行情况,为调整业务方向,优化业务流程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四、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的实质是解决相对弱势群体的金融覆盖性和可获得性,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大数据技术与深度学习不断进化、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普惠金融经历了从微型金融到普惠金融直至数字普惠金融的演进与发展。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有效提升了普惠金融领域的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在服务普惠、长尾客户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随着金融科技对数字普惠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普惠金融生态系统更加健全,底层技术融合将全面提高数字普惠价值,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也将更精准、更高效。
“十四五”期间,预计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的融合性也将日益增强,助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不同于传统普惠金融,将通过深化金融科技的应用,有效降低金融成本、提高金融效率、增强金融活力以及提升金融服务,从而有利于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成本竞争力、效率竞争力、活力竞争力以及服务竞争力。特别是随着金融科技创新发展,金融科技运用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高效载体,必将更有效地突破金融服务物理空间阻隔,全面提升信息的获取、传输、分析、共享效率,重构普惠金融的发展方式和路径。
五、金融科技监管持续强化
“十四五”期间,随着金融科技的加速发展,预计在金融监管方面,对金融科技“强监管”也将迈入常态化,监管科技等新型监管工具和模式将成为主流。与金融科技高速发展的趋势相比,当前我国监管科技水平还不高,监管工具和手段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在新的技术环境下,金融机构面临的七大金融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合规风险、声誉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会以更具隐蔽性、波动性和挑战性的形式展现。因此,必须不断加强金融科技监管,将所有金融业务和活动都纳入监管体系,实行穿透式监管,促进金融科技更高效、更合规地服务实体经济,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十四五”期间,监管机构将强化监管科技运用,加快金融业综合统计和信息标准化立法。抓紧建设监管大数据平台,全力推动监管工作信息化、智能化转型。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稳步推进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防范金融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风险。强化基础设施监管和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对金融科技巨头,在把握包容审慎原则的基础上,采取特殊的创新监管办法,在促发展中防风险、防垄断。做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前提下,创新与监管的平衡机制会更加有效。
展望“十四五”期间,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延续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趋势,紧跟前沿科技进步,加大金融科技的研发和应用,增强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改进经营模式,优化业务流程,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普惠金融。充分利用金融科技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强化监管科技运用,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全面助力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