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服务热线
400-880-1805
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包括“促进创业投资发展,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科技中介服务专业化水平”。
作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银行业保险业如何发挥积极作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银行保险机构如何做好改进和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这道“必答题”?
为科技创新提供金融后盾
近年来,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我国科技发展成就取得较大进展。据统计,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2.79万亿元,同比增长14.2%,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44%,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不过,也要认识到,我国整体创新能力以及高精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核心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仍较为严峻,科技自主创新依旧任重道远。”全国政协委员、恒银科技(6.46 +1.73%,诊股)董事长江浩然表示。
加快科技创新发展,金融支持必不可少。《中国银行(3.09 +0.32%,诊股)保险报》记者了解到,当前,从中央到金融监管部门,不断加强政策部署,引导金融资源持续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
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此前不久,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推动完善多层次、专业化、特色化的科技金融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2022年银保监会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创新支持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更好服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系列政策为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与基本遵循。南京银行(10.09 +0.80%,诊股)南通分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相关政策的出台,为该行开展科技金融业务树立了信心、指明了方向。
以模式“创新”服务科技创新
不同于其他行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多数为轻资产,缺少合格抵押品,行业专业性强,发展不确定性高,如何加强金融支持,十分考验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
近年来,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不少银行将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作为服务科技创新企业的主要发力方向。2020年,南京银行在“小股权+大债权”投贷联动业务模式基础上,创新推出“政银园投”模式。该模式由政府园区、投资机构、南京银行等多方参与,共同为科技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股权投资+信贷资源+政策支持”的全方位服务。
中信银行(4.53 +0.89%,诊股)推出“不止于信贷”的科创企业综合金融服务体系。该体系在早期给企业融资支持的基础上,连接产业资本、私募股权基金、券商投行等金融机构,为科创企业提供涵盖财务顾问、资本运作、战投引入、财务规范以及上市后资本市场融资的全周期金融服务。目前,中信银行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服务覆盖率已达20%。
也有银行从创新信贷评级体系方面入手。记者从兴业银行(20.80 +1.61%,诊股)了解到,今年初,该行借助大数据手段,推出“技术流”专属评价体系,从知识产权、研发投入、研发团队实力、产学研情况等多个维度评价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打破了银行传统信贷评价模式,更精准地匹配企业需求和金融服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创新的关键在于思维的转变。”南京银行南通分行科技金融业务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要跳出传统重抵押重担保思维,以投行的视角看客户,深入“了解客户、了解业务”,从“基本看过去”转向“参考过去,主要看未来”。
根据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截至去年10月底,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整体获贷率超过七成,政策见效明显,不过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认为,探索科技金融,商业银行一定要整合“专精特新”等相关政策,借助模式创新,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再评估、再整合,最终提升政策的综合效果。
让金融资源用在“刀刃”上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关键还要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和“卡脖子”问题。记者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基础科学和关键工程技术领域的关键性创新需要长期资金的投入,研发资金的融资渠道、融资成本以及融资稳定性需要得到有效保障。因此,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举措,保障高科技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康楷数据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杨敬昊分析称。
国家开发银行日前披露,2021年,该行设立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专项贷款,当年新增690亿元,重点支持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前沿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十四五’时期,国家开发银行将继续把支持制造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方向,聚焦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发挥中长期投融资主力银行作用。”国家开发银行行业二部有关人士称。
“虽然近年来知识产权法规制度体系和保护体系不断健全、保护力度不断加强,但商业秘密侵权防不胜防,侵权现象非常普遍,很多时候企业投诉无门。这种现象严重损害企业创新的热情,会极大地损害企业投入自主研发的信心和决心。”全国政协委员、高德红外(18.73 +2.63%,诊股)董事长黄立说。
为此,多位代表委员在两会上呼吁,应进一步加强科技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值得一提的是,在《指导意见》中,银保监会也提到,鼓励保险机构完善科技保险产品体系,形成覆盖科技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保险保障,加大科研物资设备和科研成果质量的保障力度。
目前,一些保险机构已有探索和布局。例如,在知识产品保护方面,平安产险已推出了确权险、败诉险、执行险、诉前服务、诉中服务、专利申请费用补偿保险等6款保险产品。人保财险也先后开发了16款知识产权保险产品,涵盖知识产权保护和质押融资等多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