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服务热线
400-880-1805
我国经济发展后劲强韧性强
实现增长目标有坚实基础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了2022年我国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强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
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双双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全年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实现了良好开局。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14.4万亿元,同比增长8.1%,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经济总量按年平均汇率折算约为17.7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经济的比重预计超过18%。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面对新的下行压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这一背景下,如何看待2022年GDP增长5.5%左右这一预期目标?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在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5.5%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我国经济韧性强、政策空间大,只要把各项宏观调控政策落到实处,通过艰苦努力是能够实现的。
“5.5%目标并不低,横向比较在全球处于领先位置;更重要的是我国经济规模总量已经超过110万亿元,这么大规模体量保持5.5%左右的增速,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复杂环境下,实属不易。”光大银行(3.27 +0.62%,诊股)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稳增长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就业、保障民生。对此,交通银行(4.75 +1.06%,诊股)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认为,从实际需要看,在当前发展阶段,只有保持一定增长速度,才能实现扩大就业、防范风险、保障民生等目标,也为产业升级、绿色转型、科技创新等长期战略提供支撑和空间。
此外,温彬还谈到,部分企业、行业、地方政府还面临一定的债务压力,也需要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速才能防止出现债务风险。
记者注意到,除了GDP目标外,在就业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强调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并提出大力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的支持力度等一系列稳就业举措。随着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落地,就业压力会进一步得到缓解。
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在具体措施上,政府工作报告也细化了部署。其中,在总量措施上,要扩大新增贷款规模,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在结构上,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优化监管考核,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在利率政策上,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让广大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融资便利度提升、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
人民银行此前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注重充分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表示,要通过三个发力来实现三个稳:一是信贷总量稳中有增,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与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融资结构稳中有进,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制造业、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要加大对民航业、服务业等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行业的支持力度。三是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潜力,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系统继续向实体经济让利,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相比,今年虽然未提出具体目标要求,但从“优化监管考核,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的要求来看,力度仍然不小,今年普惠小微贷款仍会保持快速增长。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2022年稳增长、防风险的压力仍然较大,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应采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控措施有机结合,既立足当下的困难和问题,又着眼更长一段时间的压力和挑战。跨周期与逆周期调节有机结合,将使货币政策更具有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
积极的财政政策
提升效能兼顾更可持续
“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要用好政府投资资金,带动扩大有效投资”“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为接下来财政政策如何发力指明了方向。
作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抓手,基建投资被寄予厚望。基于此,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安排情况备受市场关注。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强化绩效导向,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合理扩大使用范围,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开工一批具备条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础设施、老旧公用设施改造等建设项目。此外,民间投资在投资中占大头,要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表示,今年拟安排的专项债发行额度加上去年已结转的专项债资金,合计超过5万亿元,可使用资金约是去年的两倍,仍然保持较大强度,能够有效地拉动基建等方面的投资。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方专项债强调专款专用,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将极大提升使用效能。从投向来看,倾向于重大工程、新基建和民生工程建设,将有效发挥投资带动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加大力度的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也更加注重可持续。2021年赤字率按3.2%左右安排,赤字规模为3.57万亿元。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对此,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今年目标财政赤字率降至3.0%以下,与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持平,主要是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角度考虑。与疫情发生前历年均值相比,仍处于较高水平,反映宏观政策着力稳增长。
财政收入尤其是地方财力状况也是当下市场较为关心的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可见中央对提升财政政策效能,保持精准、可持续的重视程度。”王运金表示,更大力度的积极财政政策将有效助企纾困,促进稳就业保民生,推动投资与消费增长,助力稳增长目标实现。
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
减税降费助企业焕发生机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可以在保障财政政策可持续性的基础上,推动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发展壮大,促进改善就业和保障民生,为稳定宏观经济运行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减税降费方面,小微企业将获得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并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此,李旭红认为:“对中小微企业延续税费政策、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可以进一步释放中小微企业的现金流,有利于中小微企业融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快速路径、改善就业市场,使宏观经济发展更具持续性。”
今年我国还将对企业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这明显高于此前市场普遍预期,表明财政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显著增大。”
具体来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同时,重点支持制造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
“扩大留抵退税规模的措施,旨在降低企业资金占用成本,保证企业资金及时回笼,改善企业现金流,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也有助于进一步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等问题,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与新旧动能转换。同时,助力企业开展投资,鼓励制造业主体向设备购买和技术研发等再生产活动中投入更多资金,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增添活力与动力。”李旭红表示。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将迎来新方式
首次提出“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并要求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做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处置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受到金融业内人士高度关注。
“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在我国是首次提出。该基金的设立将有利于实现风险的快速处置,达到降低处置成本、维护金融安全的目的。”中国银行(3.08 +0.00%,诊股)研究院主管级高级研究员李佩珈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的运行,意味着对金融机构的救助资金来源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更加稳定,不必完全依赖人民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角色,有利于提高金融风险处置的效率和水平。
毫无疑问,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底线,也是金融工作永恒的主题。在各方努力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国金融体系长期积累的风险点得到有效处置,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那么,2022年,如何进一步做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处置工作?
受访专家认为,今年,经济金融领域的一些风险点仍需关注。比如,企业信贷违约多发、影子银行规模仍然较大、地方政府隐形债务风险化解难度大等。
“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要求,必须正确认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性,把握好风险化解的优先顺序和节奏力度,及时稳妥处理影响金融稳定的隐患,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维护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温彬表示,接下来,风险处置的着力点可以放在健全制度化和常态化的风险处置机制、压实金融机构风险处置主体责任、推进高风险金融机构处置、妥善应对不良资产反弹、稳妥管控房地产金融风险、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等几个方面。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化解风险隐患”,与依赖行政手段、被动应对风险不同,这将有利于在风险暴露条件下稳定市场预期、防止出现非理性行为,从而维护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促进外贸外资平稳发展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是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的2022年主要任务之一。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多措并举稳定外贸。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看来,这一提法十分必要。他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过去两年,我国出口形势良好,但受原材料、人工、运费等涨价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很多中小企业经营业绩下降。今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出口形势不容
乐观,亟须采取有效措施,稳外贸、稳外需,加大对中小外贸企业支持力度,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稳定。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记者表示,当前稳外贸的关键在于稳定外贸出口商的预期。他认为,稳外贸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稳生产,抓住疫情“窗口期”复工复产;二是降成本,通过减税降费降低出口商品税收负担;三是提信心,通过扩大出口贸易信用保险覆盖等方式,给外贸企业一份保障,稳定外贸企业信心。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覆盖面”,盘和林表示,出口信用保险主要承保经营出口的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能减少或消除出口商的后顾之忧,作为政策扶持出口的重要手段,其对出口有很强的拉动作用。尤其是在全球面对前所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包括汇率波动、贸易禁运、出口管制等无法控制的因素越来越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成为出口商分散风险的重要手段。
在稳外资方面,中银证券(10.88 +1.40%,诊股)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今年可预见的海外风险并不少,而国内诸多政策和经济形势均指向以稳为主,这对于希望降低资产配置波动的外资来说颇具吸引力。对于下一步,管涛建议,要继续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加快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加速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2.99 +1.01%,诊股)伙伴关系协定》(CPTPP),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更好吸引外资。
提振科技创新能力
赋能高质量发展
创新发展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近年来,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科技创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明确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我国的科技创新正加速前行。
科技创新、创新发展离不开金融力量的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促进创业投资发展,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金融业助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工作部署。
近年来,国家一直大力引导银行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规模,成效显著。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1年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8%,比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的增速高18.1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制造业贷款1.67万亿元,同比多增3005亿元,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32.8%,全年新增3643亿元。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科技”,可见国家对科技创新高度重视。对于金融业如何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他建议,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税收减免力度,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包括减少信贷审批环节、增加信贷额度、下调贷款利率等。
令人振奋的是,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
相较于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优势。从我国私募市场实践看,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积极投向高新技术企业和新经济领域。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市场对于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创新企业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已形成共识,私募基金在当前环境下应积极赋能,形成长期创新资本,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