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服务热线
400-880-1805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近年来,我国银行业也在战略规划、组织架构、业务流程、数据治理、人才结构等方面相应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科技基础能力建设,产品服务模式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但同时必须看到,还有一些问题待解。如,一些银行机构数字化转型方向不明确、数据治理存在缺陷、经营理念和管理体制僵滞、对新型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等。
进入2022年,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其中,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了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保障。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机制、方法和行动步骤等方面予以规范和指导。
制度框架已经铺就,路径日渐明朗,下一阶段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该从何处突破?如何充分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银行业还应注意防范哪些风险?围绕这些问题,《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探寻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之道。
从C端到B端:产业数字金融亟待突破
从“千人千面”的创新产品设计到“一人一策”的金融服务模式,从“去芜存菁”的业务流程优化到“除险保安”的风险安全防控,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推进。
从实践来看,多数银行在这场转型“竞赛”中选择以个人金融服务为突破口,这也的确是目前银行数字化转型最为普遍和成功的领域。通过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银行拓展线上渠道,丰富服务场景,逐步构建起面向互联网客群的经营管理体系,在开展金融产品营销和服务上更加得心应手。
不过,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不仅体现在零售业务上,数字金融服务的触角还应延伸至产业金融,而这恰恰是当下转型的短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相对成功的领域是个人金融服务,主要是因为金融科技在个人业务中的应用比较成熟,而且个人客户互联网属性较高,银行能以低成本投入服务长尾客户,并通过海量数据(26.40 -1.46%,诊股)反馈及时检验和优化业务逻辑。相比之下,公司银行业务数字化转型偏滞后。提升产业数字金融能力还需要金融科技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应用,这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从聚焦C端创新到重视B端发展,银行数字化转型深至实体经济血脉。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发展产业数字金融应从供应链信息化入手,通过智能化、网联化、数字化追踪企业尤其是供应链信息,通过信息获取来增强对企业的信用认知,提升企业授信额度。同时,可以考虑多方式开拓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谈及产业数字金融的未来发展方向,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应加快构建产业数字金融生态。一是基于数据汇聚、分析、利用,拓展结算、融资、财资、现金管理等服务应用场景,提供数字化金融服务。二是在技术架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相应变革和调整,通过应用数字技术推动金融服务场景化、智能化、差异化、个性化。三是推动数据开放共享,与企业客户、政府、科技公司、非银金融机构跨界合作,打造产业数字金融科技平台。
从资源到资产:打通数据治理关键一环
作为数字化转型中必不可少的底层资产,数据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数据能力也已成为各家银行竞争力关键所在。而要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可见、可管、可用的优良数据资产,数据治理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
数据治理涉及范围广、投入成本高、持续周期长、成效显现慢,特别是数字化转型对数据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看到的是,银行业数据治理水平整体还相对落后,数据资源整合及价值挖掘能力有待提升,集中体现在数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数据标准管理滞后、信息壁垒和数据孤岛问题突出等方面。
对此,前述《指导意见》从制定大数据发展战略、确立企业级的数据管理部门、完善数据治理制度、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业务条线数据团队建设等多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对于数据管理、提高数据质量、强化数据应用等也均有部署,为提升银行业数据治理能力指明方向。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正在成为关键要素,数据治理作为基础工作重要性更为凸显。”中国银行(3.19 +0.95%,诊股)业协会党委副书记、秘书长刘峰表示,银行机构应强化数据资产理念,深化数据资源应用,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倍增作用,将数据治理纳入战略规划,科学制定数据治理路线图,逐步建立起组织架构健全、职责边界清晰的数据治理体系。同时,制定统一、明确的数据标准,保证数据的统一性、完整性、真实性,做好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提升数据质量,让数据可用、好用,并积极探索数据确权和对数据要素收益的分配。
吴琦认为,激发数据要素潜能根本在于建立健全数据要素的产权、定价、交易、治理体系。具体来看,一是加强数据产权制度设计,推动数据确权规则落地。二是完善监管治理体系,统筹推进数据要素配置管理和监管工作,提升数据开放质量。三是健全数据交易市场化机制,加快制定并明确数据流通交易和定价规则,扩大数据市场规模。四是加快隐私计算技术应用,强化全过程数据安全。银行机构应着重建立以数据为核心的决策机制、管理流程和业务模式。
盘和林则着重提到了数据安全和数据流通。他表示,数据安全重点在于数据授权使用和脱敏处理;数据流通则应由政府推动搭建数据流通渠道,打通数据流通的关键节点。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开放银行建设依然是数据要素流通的核心。
从更高效到更安全:关注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型风险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使得金融产品和工具应用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效率和包容性大幅提高。但金融新产品、新业务及新模式的涌现也相应会带来新的风险。《指导意见》清晰地揭示了银行机构数字化转型涉及的风险,包括业务合规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模型和算法风险、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风险等。
此前,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第十五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强调,必须处理好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关系,要高度关注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型风险,特别是网络安全、数据保护、市场垄断等风险挑战,建立健全覆盖业务、网络、技术、数据等各领域,更加适应数字化时代要求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有专家特别指出,在数字化时代,第三方合作企业风险成为银行业重要的风险来源。基于此,《指导意见》要求,有效管控价值链中与第三方合作企业相关的集中度风险和供应链风险,做好业务连续性规划和应急管理,保障关键外部合作方的可替代性。坚持管理责任、核心能力不外包原则,强化对外部合作方的准入管理,加强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退出管理。
此外,数据安全风险和隐私保护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等法律法规相继发布,数据安全合规成为银行业必须遵守的监管红线。比如,要完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强化对数据的安全访问控制,加强第三方数据合作安全评估等。实际上,也只有注重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才能实现数据从资源到资产的跨越。
从“立柱架梁”到“积厚成势”,银行业数字化转型风暴已席卷而来。而银行机构要在牢牢守住风险底线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依旧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