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服务热线
400-880-1805
刊首语:2021,中国金融业新十年大幕开启。新浪财经推出《金融大时代》年度专题,专题包含“100人100瞬间”“时代有温度”“行业有情怀”三大篇章,回望历史镜鉴,记录金融人物,展望星辰征途。
作为银行业的重要组成群体,城商行为地方经济搭桥铺路,为企业、居民提供特色金融服务……“100人100瞬间”之《城商行巡礼》,由《银行家》杂志社联合新浪财经共同推出,聚焦城商行发展,迸发时代之声。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庄严承诺,中国力争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在2060年达到碳中和目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为绿色金融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提出了更高要求。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绿色金融发展面临“三大机遇”
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为绿色金融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从时间进度看,根据我国“30.60”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期只有30年,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40~60年的过渡期,并且距2030年实现碳达峰只有9年。从现实条件看,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世界第一,占比超过全球总量的1/4,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总排放量的88%左右,能源消费中有一半以上来源于煤炭。此外,我国当前仍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如何平衡好实现“双碳”目标与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之间的关系也是一大挑战,近期多个省市“限电”也反映了这一矛盾。长远来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同时发力,在能源结构、制造业结构、消费结构等方面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绿色变革,这必然要求金融在引导要素配置结构优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据不同机构测算,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相关领域资金投入可能高达150万亿~300万亿元。同时,2021年全国碳市场启动线上交易,也为金融机构开展配套碳金融服务开辟了广阔空间。
金融政策的大力支持,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早在2016年,人民银行就已经出台实施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成为全球首个中央政府层面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双碳”目标后,人民银行又确立了 “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还制定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等重要政策文件,为金融机构加快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中国绿色贷款余额约14万亿元,规模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超过8000亿元,居世界第二,并且绿色贷款不良率远低于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绿色金融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
首都北京的良好环境,为绿色金融发展厚植了肥沃土壤。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指出,北京要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争当“领头羊”。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国金融管理中心,科技创新资源和金融资源高度集聚,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截至今年6月末,北京市绿色信贷余额1.27万亿元;北京地区金融企业(含央企)发行绿色债券近千亿元,占全国发行总量一半,居全国首位。此外,2019年国务院批复的《关于全面推进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明确支持北京建设(00925)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目前北京还在积极建设全国自愿减排碳交易中心、城市副中心正在积极打造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争取在绿色金融体系构建、标准制定、政策服务等方面积极先行先试。这些都为首都金融企业发展绿色金融厚植了肥沃的土壤。
发展绿色金融需要处理好“五组关系”
对于银行而言,绿色金融意义重大、前景广阔,但在实际工作中决不能“一哄而上”,而是要系统谋划、稳妥推进,重点处理好“五组关系”。
处理好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之间的关系。发展绿色金融,既要助力绿色产业发展壮大,也要大力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绿色转型,从新旧两端同时发力,培育绿色经济新增长点。一方面,要积极加大对清洁能源、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产业以及绿色低碳技术、碳捕捉、碳封存等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支持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纺织、造纸、皮革等行业绿色化改造,帮助其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
处理好绿色金融发展与气候环境风险防控之间的关系。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由于绿色低碳技术路径、效率、收益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银行必须擦亮“火眼金睛”,有效甄别真正符合绿色标准、风险可控的项目。同时,还需要将气候、环境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做好相关风险的识别、评估、计量、监测、控制、报告工作,重点关注、有效应对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诸如石油、煤炭、煤电等行业可能出现的资产搁浅风险。
处理好政府引导支持与自身加大投入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具有公共产品性质,因此绿色金融也具有社会性、正外部性特征,需要政府和监管部门在搭建绿色金融政策框架体系、完善气候信息披露要求、强化政策激励、推进绿色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建立起银行“敢贷、愿贷、能贷、想贷”的长效机制。与此同时,银行也需要进一步认识到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围绕打通信贷市场、资本市场、碳交易市场的资金高效循环,强化“商行+投行”产品服务创新,优化绿色金融供给。
处理好资产组合碳中和与自身运营碳中和之间的关系。金融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一方面要求银行优化资产组合,紧跟国家战略导向和行业绿色转型趋势,逐步降低棕色资产占比,提升绿色资产占比,实现资产组合的碳中和。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推进绿色办公、绿色运营、绿色建筑、绿色采购、绿色出行等方式降低自身碳排放;通过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广“无接触式服务”,减少客户因业务办理往返网点带来的碳排放。从国际经验看,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已经实现了自身的碳中和运营,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国际同业已承诺将在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的碳中和,预计国内银行业也将积极跟进,制定自身的碳中和路线图。
处理好支持“双碳”目标与支持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强调,“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广大农村地区的绿水青山是实现固碳、碳汇的关键所在,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银行需要精准把握乡村振兴与碳达峰碳中和在广大农村地区相互叠加的战略机遇,通过创新金融工具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北京银行积极打造绿色金融服务特色
作为一家扎根首都、服务首都的城市商业银行,北京银行充分依托首都资源集聚、政策叠加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形成了较为鲜明的服务特色。
完善顶层设计,加大绿色金融投入力度。北京银行坚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全行经营管理之中,在《北京银行“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绿色金融上升为全行战略转型和服务特色打造的重点方向,从目标计划、组织架构、资源配置、考核激励、队伍建设等维度强化支撑保障。2021年以来,在总行设立了绿色金融专职管理部室,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组织体系;发布了“绿融+”绿色金融服务品牌,涵盖“绿融贷”“绿融债”“绿融链”“绿融家”四大产品类别,能够全方位满足企业各类绿色金融需求;研究制定了绿色金融五年行动计划,未来五年计划为实体经济提供绿色融资超过3000亿元。截至2021年9月末,北京银行绿色贷款余额接近400亿元,较年初增幅超过50%。
坚持创新驱动,优化绿色金融服务供给。发展中,北京银行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深刻洞悉绿色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趋势,围绕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创新推出了“节能贷”“节能补贴贷”等特色产品。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北京银行进一步精准发力,成功发行银行间市场全国首单碳中和小微金融债券,规模20亿元,募集资金全部用于绿色产业小微企业贷款。与北京绿色交易所合作,为某印刷企业发放北京市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1000万元。与人行营管部签约,成为北京市首批“京绿通Ⅱ”票据专项再贴现业务落地银行之一。成立北京地区首家以“绿色”命名的支行——北京银行通州绿色支行,突出绿色金融服务特色,探索绿色金融专营机构模式。未来,北京银行将进一步推进产品创新,积极研发基于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等各类资源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进一步强化行业服务方案集成创新,针对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重点行业,强化跨条线、部门协同,完善绿色金融一揽子服务方案;进一步强化交叉场景创新,充分发挥北京银行科技金融服务优势,聚焦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前沿科技在节能减排、绿色运营等场景中的有效应用,支持相关科技创新企业发展。
深化多元合作,拓宽绿色金融服务广度。发展中,北京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围绕绿色金融业务与多方展开深入合作,在互利共赢中不断拓宽绿色金融生态圈。比如,2004年,率先与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合作世行二期EMCo项目,成为国内最早开展节能减排贷款的银行。2007年,成为国际金融公司(IFC)中国节能减排融资项目贷款首批合作银行。率先与IFC合作创办绿色金融学院,打造绿色金融专业化人才队伍。2021年以来,与通州区政府、北京绿色交易所、中国节能集团等部门和机构签署绿色金融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拓宽绿色金融生态圈,助力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支撑保障,提升绿色金融发展质量。一是强化人才培养。打造绿色金融培训体系,邀请行业专家围绕“人民银行绿色贷款统计标准解读”、“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实践与方法”等主题开展专题培训,积极培养既懂金融又熟悉绿色环保政策和实践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强化考核支持。在资源投入和考核激励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引导经营单位将绿色金融重视程度提升至与普惠金融同样的高度。三是强化风险防控。探索将气候变化相关金融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数字风控水平,牢牢守住系统性风险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