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技术交易市场已超过10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迈过2万亿大关,已是2012年的3.5倍。显而易见,技术交易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同时,技术交易行业也面临着问题。
与此同时,高校科研技术成果,向市场落地转化也面临一些障碍。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谢文澜看来,科技创新本身就是要增强活力,提升动力,要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生改善。推动技术市场高质量发展,相关举措包括夯实交易场所的功能、增强金融资本支撑、完善国际技术转移网络、完善技术合同登记政策等等。
技术与市场的距离
1月3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
2020年10月28日,上海技术交易所正式开市。截至2021年4月,上海技术交易所累计挂牌科技成果数1425项,累计成交金额8.47亿元,意向进场科技成果数1740项,意向进场交易金额15.07亿元。
谢文澜认为,技术要素市场建设任重道远,体系建设还存在诸多的不足。比如在技术供给方面,高校院所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成果多但质量不高,与市场还是有距离。从需求侧看,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研发投入不够,部分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材料依靠进口。“四新企业贡献上海四分之一的GDP,但科技投入只有万分之零点五。”
在经历了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的跃升之后,创新仍然是未来最重要的突破口。许田指出,如果一项技术要推向市场,一定需要市场引导,要看市场是不是认可。联合攻关是要利益结合起来,只靠理想是不成的。
多方需形成合力
上海技术交易所总经理谢吉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交易所始终还是在中国整个经济发展和规模做大的过程当中,起到辅助的功能,做一些技术的撮合服务功能,还没有办法形成一个真正市场。
“我们从孵化器到交易所的过程当中,已经形成了整个服务链,先有孵化器,再有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再有交易所,之后,我们要再反向形成更加专业化的园区,助推产业化。”谢吉华介绍道,上海技术交易所在未来将充分发挥立足上海的区位优势,服务于长三角,形成共同的技术市场,与长三角共享上海诸如创新、资本、市场、国际化等优势。
他透露,希望通过资本市场的改革,将科创板建设成为一个成熟的市场。未来,科创板会继续做大做强并扶持一批高科技企业,与技术要素市场形成协同联动,引导资本对核心科技企业进行支持。
目前,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从大到强的转折点。而这个转折需要靠技术创新实现,将高校科研成果真正地实现落地转化,实现技术交易,通过打通成果转化的路径,实现技术从发明到产业化的过程,进而才能够真正将科技变成第一生产力。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880-1805
微信公众号